一項由科技部組織的《全民節能減排潛力量化指標》研究表明,圍繞百姓生活中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的36項日常生活行為或行動,比如每月手洗一次衣服、減少食品浪費、節能裝修、適時將電器斷電、多利用太陽能、垃圾分類、在農村推廣使用沼氣等,節能減排潛力巨大。只要大家積極參與,百姓日常生活行為的年節能總量約為7700萬噸標準煤,相應減排二氧化碳約兩億噸,經濟、社會和環境效益十分顯著。
然而,在我們身邊,浪費能源的情況仍然普遍存在,比如自然光線下完全可以辦公,卻亮著燈;電腦長時間不用,卻不關機;室內溫度明顯適宜,卻開著空調……一系列問題的存在足以說明,我們節能的習慣還沒有養成,節能的潛力還很大,改正這些問題還需要下一番決心,動動真功夫。
其實,形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們節能意識不強,思想上沒有足夠重視。所以,搞好節能減排工作,務必喚醒大眾意識,讓每個人真正從內心深處樹立節能和環保意識。只有人人都樹立這種意識,我們的節能工作才會真正見效。
總之,做好節能減排工作,務必大眾參與、人人有責。